廊坊園區
燕郊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燕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自古以來就是京東重鎮。據《三河縣志》記載,因春秋戰國時地處燕國都城(今北京)的城郊而得名。清康熙年間,在燕郊修建出京首站行宮,有“天子腳下,御駕行宮”的美稱。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于1992年8月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1999年12月批準為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10年11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燕郊西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隔潮白河相望,北與順義區相連接壤,距天安門35公里,距首都機場20公里,距大興國際機場60公里,距廊坊市47公里,距天津港120公里,是河北省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和服務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的最前沿,能夠接受北京科技、人才、資源的有效輻射。
燕郊高新區西與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隔潮白河相望,北與順義區接壤相連,距天安門35公里,距首都機場20公里,距大興國際機場60公里,距天津港120公里。全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總人口91萬,其中戶籍人口36萬?,F轄2鎮(燕郊鎮、高樓鎮)、4街道(行宮東大街街道、迎賓北路街道、燕順路街道、康城大街街道),92個村街,56個社區居委會?,F有企業5140家,“四上”企業23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033家,高新技術企業101家,科技小巨人企業53家,區中園14個,上市企業16家;各類科研機構93個,研究院所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1個,博士后工作站1個,院士工作站9個,建有孵化器及眾創空間14家,其中國家級孵化器2家(燕郊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興遠高科孵化器),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揚帆起航創客空間、京東創客孵化空間work+)。以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綠色食品等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和以休閑旅游、健康醫療、文化創意、總部經濟為主的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產業體系,已成為京東地區最富發展實力、發展魅力、發展活力的現代化產業新區。
燕郊高新區是河北省軟件產業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服務外包產業示范區、通訊與電子專用設備產業園區和廊坊市生物醫藥健康產業基地。2019年獲批第二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被評為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先進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