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古跡
外瀾城石佛寺
外瀾城石佛寺位于津、京、保三大城市交叉中心。南跨石津高速公路,北靠京九鐵路,距天津約45公里。從天津西部乘長途汽車西行,過“堂二里”鎮下車即可到達。
該寺始建于盛唐貞觀三年(公元630年),由朝廷撥款建造,歷時三年竣工。寺院僧侶過百,香客如云。建有三層大殿,占地50余畝。殿內供奉25尊石佛。石佛均由青石雕塑,故名“石佛寺”。后于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73年)因洪水泛濫被毀,次年修復。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時路過此處曾留有玉石碑文。
新中國成立后,于1958年,國家文物局發下文件,明令宣布石佛寺是國家重點保護單位。但石佛已在三年前被運往辛子村建閘擋水,埋在地下達三米多深。這一埋竟長達43年之久。直到2000年10月15日才發掘出土、重見天日。但當時無處安置,只好暫時安放在簡易的工棚內。許多知情的善男信女看到這個情景非常痛心,都表示一定要修復寺院,使佛像能有個安身之處。
改革開放后,宗教政策進一步落實,有關部門正式批示:為了弘揚佛法,復建千年古剎。初步規劃先建大殿,將佛像安置好以后,再建寮房、齋堂、念佛堂打深水井。第二步在寺南建塔林,在寺北建彌陀村。第三步在周邊建綠色和養殖基地。宏偉的工程正式啟動。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十方善眾、居士大德的資助,現在大殿和寮房、 念佛堂等經建成投入使用,由從五臺山來的師父主持法務。目前,這里飲的是甘甜水,吃的是新糧食和無公害蔬菜??諝庑迈r,人員和諧,真乃人間天堂。
為了弘法利生、造福人民,敬請十方善眾、居士大德給予大力資助,為寺院早日建成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