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動態
三河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引鳳來棲”
從41項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開花到20條科技創新獎勵扶持辦法推陳出新,從33項獎補政策出臺為市場主體紓困到11條減稅降費措施實施幫助受疫情影響行業、企業渡過難關……
近年來,三河市這座聚焦實體經濟發展,敞開大門招商引資的活力之城,以奮發進取的干勁傾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加速產業項目落地時效,助推市場主體發展壯大,護航行業企業騰飛啟航,環環相扣,層層疊加,闊步走向建設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區新征程。
創新審批模式 加快項目落地
“效率真快!昨天才拿到土地不動產權證,沒想到今天就能拿到施工許可證,比我們預期的時間早了很多,項目馬上能開工建設了……”近日,三河市精益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年產2.5萬件重型柴油貨車驅動橋總成項目取得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該公司辦公室主任張桂蘭高興地說。
年產2.5萬件重型柴油貨車驅動橋總成項目是河北省重點項目,于2021年11月通過三河市城鄉規劃審議委員會評審,在等待土地批復期間,三河經濟開發區通過模擬審批,協助項目單位完善施工許可手續所需資料,工作人員每天一問詢、每周兩調度,跟進項目進展,所有模擬審批文件均按照審批要求修改完善后,迅速轉為正式手續。通過審核,項目于7月27日取得土地不動產權證,并于第二天取得施工許可證,真正實現了“拿地即開工”。
在此之前,這一過程至少需要半年時間。三河市行政審批局黨組成員王海斌介紹,模擬審批把整個審批流程的時間前置,在預供地階段服務團隊和各相關部門提前介入,一旦供地即可第一時間轉為正式審批,有效破解了過去重點項目審批周期長的難題。
全力破解落地難,拼出建設“加速度”。三河市在創新服務模式、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服務效能上下功夫,實施“擬建提前介入—事項一次告知—預審并聯提速—批后跟蹤問效”全閉環模擬審批服務新模式,重點項目建設手續辦理時間平均縮短了8至10個月。
如今在三河,越來越多的項目正享受著審批加速度的政策紅利。走進同飛股份年產3000套智能流體控制設備項目現場,工程負責人介紹,多虧了規委會的“一項目一審批”規則,使企業投產大大提前。
三河市在實施聯合審查、并聯審批、模擬審批、聯合驗收、容缺受理等一系列工程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在城鄉規劃審議委員會組織實施方面下大功夫,不斷加強規委會的機構建設、完善配套制度、優化委員構成,同時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讓“會議等著項目”,成熟一個項目就召開一次會議,暢通路徑,提質增效。
定制政策措施 培育企業成長
不久前,三河市華夏恒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業被燕郊高新區認定為“瞪羚企業”,獲得360萬元獎勵資金。燕郊高新區科產局局長盧山介紹,作為高成長性企業的代表,“瞪羚企業”除了可獲取獎勵資金外,在企業開拓市場、招標競爭中也將更具優勢。近兩年,當地已認定“瞪羚企業”25家,共發放獎勵資金750萬元。
三河市堅持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對招商引資、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引進等展開全方位支持,通過政策杠桿,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實施高質量發展。其域內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普基地、產業技術研究院、發明專利、重大科技專項項目、高新技術企業遷入、科技領軍企業首次認定、研發經費投入等均列入科技獎勵范圍。
“科技園目前入駐企業55家,2021年多次獲得三河市委、市政府支持科技創新政策扶持資金,并將其用于園區招商及服務升級。此次最新政策出臺后,我們將享受更多的獎勵資金?!比邮信d業智谷科技園有限公司負責人馮海楠介紹。該公司正在建設興業科谷科技創新貢獻服務平臺,進行知識產權、技術開發、成果轉化及轉讓等功能搭建,為入孵企業提供科技服務,實現創新資源共享。
為簡化獎勵申報流程,三河市本著“免申即享”的原則,只需企業(院校)正式獲批相應的科技榮譽或由三河市相關部門提供佐證材料,即可為其辦理手續,發放科技創新獎勵,免去了企業(院校)提交申請材料的流程。
“近年來,我們享受到了三河市出臺的高新技術企業復評、河北省國家科技合作基地、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各類科技創新惠企政策。特別是近期出臺的科技獎勵政策,實現獎勵資金‘免申即享’,為企業提供了極大便利?!比邮型w制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辦主任崔玉細數著科技創新惠企政策為公司發展帶來的種種福利。
三河市持續加大對市場主體科技創新方面獎勵支持力度,科技管理部門通過設立創新政策宣傳微信群、微信公眾號、線下培訓、入企調研等形式,定期把最新、最詳細、最實用的科技創新政策直接送到企業負責人、研發負責人、財務負責人手中,讓創新主體第一時間行動起來,積極發揮政策資金的支持作用,域內企業科技含量、自主創新能力、核心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一系列富有力度、導向鮮明、落地管用的科技創新政策的出臺,提升了地方財政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激發了三河全市的科技創新熱情。截至今年7月,三河市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71家,科技型中小企業1657家,省級研發平臺29家,廊坊市級研發中心127家,星創天地15家,孵化器、眾創空間各10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7家,院士合作重點單位3家,產業技術創新聯盟3家,科技創新要素明顯增加。
多重資源活水 護航企業騰飛
從做大做強金創產業投資、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專精特新”企業,到發揮三河市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作用,實現金融供需精準匹配,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面對風險挑戰,三河域內企業的可支配資金多了,應對經營困難的底氣足了。
“公司20輛客車都是分期貸款購買,需要每月支付貸款利息,疫情管控期間部分客車停運,回款不及時,造成資金困難?!毙鹿诜窝滓咔橥话l后,三河市駿隆客運服務有限公司遭遇融資難題,公司負責人試著聯系了三河市企業金融綜合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三河金服”)。
接到融資需求,三河金服負責人迅速召開視頻會議,商討企業融資方案?;谌咏鸱陨淼钠髽I畫像功能,快速為企業匹配了2款金融產品。通過對接,第二天便成功授信融資50萬元?!坝辛顺渥愕牧鲃淤Y金,解了我們燃眉之急,這個平臺貸款真是太方便了?!逼髽I負責人表示感激。
資金鏈是企業命脈,確保資金周轉順暢是企業生存的前提。三河市暢通企業融資渠道,建立貫穿全年的銀企對接幫扶機制,組織鎮區、行業主管部門全面梳理企業融資需求,強化創業融資支持,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支持力度,實施創業擔保貸款“一站式”服務,分階段、分層次組織金融機構召開小微企業專場對接、科技型企業專項對接、政銀稅專項銀企對接活動。他們充分發揮金融支持實體經濟作用,強化政務數據整合,為銀企合作對接提供全方位線上服務。
用足用好人才“第一資源”,助力企業推進動力轉換、產業升級、轉型跨越。三河市設置第一屆市長特別獎,激發企業用好“第一資源”;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高精尖人才、行業科技前沿領軍人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加大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切實解決好創業創新人才落戶、住房、子女教育、醫療等實際問題,全力打造全國一流科技創新人才向往集聚地,帶動縣域科技創新迅猛發展。
打出政策組合拳,三河用“真金白銀”為市場主體松綁解負。在燕郊高新區創業孵化中心租金減免兌現會上,工作人員通過“現場頒發租金支票”+“現場辦理租金轉賬”兩種方式,將減免租金送到企業手中,最大限度減輕入駐企業和創業團隊的生產經營困難。
“企業當下發展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局,作為產業航母、企業躍升平臺,實時護航企業發展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毖嘟几咝聟^創業孵化中心負責人表示。
統籌實施“放管服”改革等9項重點改革,472項政務服務事項開通“全流程網辦”,453項高頻便民事項和70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與通州區“跨區域通辦”,圍繞支持企業科技創新出臺20條舉措,2019年以來累計為企業減稅降費43.1億元,發放各類獎勵扶持資金5.4億元。
今年三河市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爭創一流營商環境的具體工作:整合優化惠企政策,推進“免申即享”,強化“剛性兌現”;推動業務流程再造,擴大“全流程網辦”事項范圍,深化拓展“跨省通辦”事項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