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動態
廊坊開發區打好藍天保衛戰 交出亮麗“成績單”
盛夏時節,穿行在廊坊開發區,藍天為底,白云作畫,繁花似錦,滿目芬芳,一路美景相伴。對于生活在這里的居民來說,映在眼底的藍天、仰望即見的白云、常存四季的清新空氣早已司空見慣,每當看到手機上天氣預報顯示空氣質量“優”的時候,生活在廊坊開發區的幸福感就會爆棚,也為之自豪。
在廊坊開發區生態環境局,筆者看到這樣一份“藍天成績單”,這是對當地居民“自豪”的最好注解——今年1-7月,全區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其中PM2.5平均濃度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PM10平均濃度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2%;優良天數創歷史新高,達到151天,同比增加8天,優良天數比例71.2%。
今年以來,廊坊開發區堅持以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扎實推進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協同減排,深入開展工業企業全面達標排放、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揚塵面源污染治理、餐飲油煙整治、臭氧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氣消除6大專項行動,多措并舉、綜合施治,確保各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該區嚴格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環境準入清單和產業準入政策,持續優化產業結構、把好項目準入關,嚴格禁止高耗水、高耗能及環境污染高風險項目入區;針對不同時段、不同區域、不同行業,動態調整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保障類清單和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嚴格落實工業企業污染防治措施,全面減少揮發性有機物企業污染。通過在線監測、分表計電等多種技術手段,督導企業落實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狠抓散煤復燃監管,組織村街網格員對全區氣代煤用戶進行全面復查,累計巡查檢查9000余戶次,整改問題隱患200余處;對區內重型柴油貨車全部納入管控范圍,辦理運輸車輛通行證9000余張,嚴禁使用國四及以下車輛運輸,同時強化車用油品質量管控,每月開展油品質量抽檢;實施道路低塵機械化濕式清掃和灑水保潔,對區內主次干道全方位清掃保潔,建成區道路機械化清掃率達到100%;加大對區內40余個建筑工地的督導檢查力度,綜合采取抽查、夜查、視頻監控巡檢等方式,重點檢查落實“六個百分百”等情況,累計檢查工地3000余家次,整改問題180余個,苫蓋各類裸土面積2萬余平方米,安裝視頻監控設施38臺、揚塵在線監測設施170臺;加大散料貨物運輸車輛遺撒監控和打擊力度,嚴格落實重型渣土車管理;加強餐飲油煙治理,開展全時段不間斷監管巡查,對出現廢氣凈化設備設計安裝不合理、清洗不及時、廢氣排放不穩定達標等情況的餐飲企業和經營商戶全面落實整改,累計出動600余人次,檢查餐飲單位800余家次,治理露天燒烤36起;加強秸稈和垃圾露天焚燒治理,嚴厲打擊焚燒秸稈、垃圾、樹葉、雜草等露天焚燒行為,充分發揮“人防+技防”的綜合手段,組織網格員開展不間斷排查,利用網格化精準監測平臺和鐵塔高清攝像頭,對全區易發生著火的地點進行監控,累計處置火情8起。
廊坊開發區生態環境局局長孫德峰表示,接下來,廊坊開發區將以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目標,持續加強分析研判,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深入開展各項專項行動,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積極做好空氣質量保障任務,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