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動態
大城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
“大城縣民營經濟發達,產業特色鮮明。近年來,大城縣委、縣政府堅持創新驅動、堅持延鏈補鏈強鏈、堅持主動靠前服務,全力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提速發展,已經形成了絕熱節能材料、紅木家具、有色金屬、新能源車等特色傳統產業,讓多的東西好起來,讓好的東西多起來,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支撐?!?月15日,大城縣委書記龐大鵬在全市經濟工作推進會議上表示。
大城縣堅持創新驅動,以科技賦能推動產業發展,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加強與京津知名高校、院所合作,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次培育體系。上半年,共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26家,新增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0家。同時,組織華美、盛森、全振等龍頭企業積極申報國家級、省級單項冠軍,引導企業開展技術改造,支持絕熱節能材料、有色金屬等優勢行業擴大市場份額,更好地帶動產業集群上檔升級、跨越提升。
大城縣嚴格落實“產業鏈長制”,重點打造絕熱節能材料、紅木文化、有色金屬3條特色產業鏈,明確一名縣領導為鏈長,實施“一鏈一策”,精細、精準推動產業發展。在招商方面,總投資5億元的金葉再生資源利用、總投資1.2億元的國華風力發電機組回收利用、總投資1.3億元的源米科技等一批上下游企業相繼落戶大城縣,為特色產業發展壯大注入了新動能。組織重點企業赴雄安新區對接交流,22家企業的產品納入雄安新區集采目錄。在擴產增效方面,華美高端橡塑、荷豐二期等16個二期、三期項目啟動實施,總投資29.55億元。
用主動靠前服務助力產業發展。大城縣建立在談、注冊、在建等7個項目庫,制定出臺縣級“1+20”一攬子政策措施,并將其凝練為明白紙,通過微信公眾號、宣傳紙、召開座談會等形式使企業周知,確保政策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今年以來累計減稅降費4.52億元,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43億元。在“走千企、訪萬戶、解難題、促發展”活動中,縣四套班子成員帶隊走訪企業412家,幫助解決問題130件。值得一提的是,每月的1日至25日為企業寧靜日,除特殊緊急情況外,執法單位不得到企業進行監督檢查,讓企業安心生產。組織政銀企對接、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進“不見面審批”……大城縣多舉措為企業提供優良的發展環境,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截至7月底,新增各類市場主體4075戶,累計達到4.1萬戶。
下一步,大城縣將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擼起袖子加油干,自己填寫成績單,以奔跑的狀態抓工作,以超常的舉措抓落實,落實好“四個干”工作法和“四色管理法”,堅持規范化、項目化、數字化,真正做到向項目要發展、向市場要活力、向改革要動力、向政策要效能,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再上臺階,以實干實政實績實效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