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縣動態
安次全面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各項任務扎實落實
實施8項強基固本工程 10項攻堅克難行動
每逢周六,安次區大街小巷、社區廣場就會出現一群人,他們身穿紅馬甲,頭戴小紅帽,手持夾子、簸箕、抹布等工具,清掃撿拾人行便道、綠化帶內的垃圾,擦拭整理公益廣告牌、清理樓道雜物,有序擺放非機動車,用實際行動繪制文明底色。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中,安次區圍繞社區管理、公共秩序、市容市貌等重點難點問題,實施8項強基固本工程、10項攻堅克難行動,以抓鐵有痕的韌勁、扛旗爭先的姿態、成敗在我的擔當,全面推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各項任務扎實落實。
將全區創城點位分解到38個社區、50個老舊小區、35條重點路段、25個主要交通路口,各級領導全部動起來,堅決當好主力軍、守好主陣地。
目前,轄區20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全面啟動,47個無物業小區全部安排相關物業公司接管。持續推進城中村改造,拆除違章建筑,清除公共區域雜物、小廣告,完善道路、綠化、車位線施劃、四防設施、充電樁、給排水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環境衛生清掃力度,打造干凈整潔、功能完善的宜居社區。
健全基層治理體系,加強社區特別是老舊小區日常管理,進一步完善社區15分鐘生活圈。
規范主次干道、背街小巷車輛日常停放秩序。完善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嚴查嚴處闖紅燈、亂穿馬路、車窗拋物、機動車不主動禮讓行人等交通違法行為,推動電動自行車全部上牌照、騎乘人佩戴頭盔。嚴管出租車司機用語不文明、不主動出具發票、拒載、盯人拉客等行為,規范道路運輸市場秩序。
有序推進斷頭路貫通,及時修補坑洼破損路面。加強環境衛生日常清掃保潔力度,適時開展“洗城”行動。開展生活垃圾分類處置提升行動,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合理布局、配置,健全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網絡,完善分類投放收集設備,提高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
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沿街建筑物外立面、小區住宅樓外立面及道路兩側、沿街單位、農貿市場、社區小區等點位及周邊空中線纜等進行排查,修補破損墻面,梳理線纜及相關設施設備線路走向及高度,清理廢棄線桿、設備,推動線纜入地,消除“空中蜘蛛網”。
對沿街單位和商戶落實“門前三包”情況進行排查,嚴格治理私搭亂建、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問題。對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業大街、火車站店外經營、占道經營等問題,進行常態長效治理。合理設定經營區域,明確經營時段,引導流動攤販、馬路市場有序規范經營。開展文明養犬專項治理行動,引導群眾養成文明養寵物的良好習慣。
對轄區13個農貿市場進行標準化改造提升,加大商場內公益宣傳,規范母嬰室、學雷鋒志愿服務站、消防設施、無障礙設施等建設,常態化開展文明商戶、誠信經營、星級評比、志愿服務等活動。
嚴格落實文明村街“十個一”創建標準,切實解決垃圾亂倒、污水亂排、攤位亂擺、車輛亂停、私搭亂建等突出問題,確保村鎮環境干凈整潔、規范有序。完成年度廁改任務,村鎮公廁實現全覆蓋。
加強“四好農村路”建設。把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確保路面無破損、毀壞。修訂完善各村街鄉規民約,促進鄉風文明。
深化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創建活動,廣泛開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等主題實踐活動,選樹和宣傳群眾身邊的先進典型。積極開展“雙報到”、文明星期六等志愿活動,引導群眾參與支持創建。培育醫療、救援、科技、心理疏導等專業志愿隊伍,打造具有安次特色的志愿服務活動品牌。健全完善家庭、學校、社會協同育人體系,加大校園周邊環境和校外培訓機構整治力度。加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及鎮村所站建設,并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