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
我市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
7月27日,記者從《廊坊市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解讀新聞發布會獲悉,“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圍繞服務和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雄安新區等國家重大歷史性工程建設,加強科技創新主體培育,增強區域創新吸引力和競爭力提升,加快培育更加開放包容、更具吸引力競爭力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高端創新資源加速集聚,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
“近年來,我市創新主體規模不斷壯大、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重要平臺載體加快建設、科技整體實力顯著增強,京津冀協同發展、北三縣與通州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臨空經濟區建設、雄安新區建設等多重政策疊加的重大機遇給我市加快創新發展帶來新契機?!笔锌萍季秩壵{研員劉哲說。
“十四五”是我市科技創新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市全面總結科技創新發展基礎、面臨形勢、優勢和不足,摸清科技企業、高校院所和科技人員的實際需求,聚焦“1+5”主導產業和“7+6”縣域特色產業,精準打造“3+14+N”協同創新平臺體系,瞄準新興產業體量不夠大、高層次項目數量不夠多等方面短板,著力培育高精尖企業創新主體,打造高質量產業創新鏈條,為推動廊坊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新格局。從“打造三大協同創新功能區、強化開發區創新增長極作用、建設一批協同創新平臺基地”三個層面,提出構建協同創新發展新格局的路徑和方法,最大限度吸引京津創新資源向我市集聚,加快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轉化。
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持續增強科技創新源動力。從“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工程、打造環首都創新人才高地、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進孵化載體提質升級”四方面入手,加快培育創新主體,大力集聚高層次人才團隊,完善高水平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提升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能力,全面增強創新發展核心競爭力。
強化科技支撐能力,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圍繞我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戰略需求,加強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部署,從“推動新興產業跨越發展、培育未來產業發展新優勢、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支撐數字城市建設、強化綠色低碳技術支撐”六方面發力,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支撐城市建設和社會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
優化創新創業生態,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活力。圍繞“加速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打造支持創新創業金融生態、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市、深度融入全球創新體系、提升科技創新治理能力”五方面,以增強區域創新吸引力和競爭力為目標,不斷優化創新創業生態,進一步完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健全科技企業孵化育成鏈條,推進創新鏈、產業鏈和服務鏈深度融合,主動承接京津高端創新要素,提升區域科技創新活力,將我市打造成為最富吸引力的創新創業首選區。
劉哲表示,“十四五”期間,全市科技工作將緊緊圍繞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這一中心任務,繼續深耕京津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資源,建立健全有利于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吸引更多京津科技成果到廊坊孵化轉化,為廊坊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全力推動協同創新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