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園區
廊坊臨空經濟區
整體鳥瞰示意圖
空間布局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位于北京市大興區與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地帶,北京中軸線最南端,距北京中心城區46公里,距天津中心城區80公里,距雄安新區55公里,規劃面積150平方平方公里,其中廊坊區域100平方公里,包括航空物流區和科技創新區兩個區域,定位為國際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區,聚焦打造航空物流、科技創新、服務保障、高端服務業“四大產業集群”。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大興機場片區(含綜保區)位于航空物流區內,總面積19.97平方公里(廊坊10平方公里);綜合保稅區內保稅功能區3.513平方公里(廊坊1.757平方公里),口岸功能區0.834平方公里(位于機場紅線內),居住人口28萬人。廊坊臨空經濟區建設用地46.8平方公里,其中產業用地21.9平方公里,占比46.8%;公共服務、市政設施及綠化用地19.2平方公里,占比41.1%;居住用地5.7平方公里,占比12.1%。
發展定位
緊緊依托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國家發展新動力源的重大機遇,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全面建設開放創新、人才匯聚、智慧生態、產城融合、宜居宜業的世界一流航空城,打造全市乃至全省新的經濟增長極。
建設目標
圍繞目標定位,聚焦高端高新、集群集約發展,統籌規劃科研創新區、高端產業制造區、航空服務功能區三大功能區,構建高質量產業鏈和創新鏈。
科研創新區,以北部的科創基地為主要載體,同時輔以孵化器,南部則以產業組團為單位形成產業研發創新和中試的布局,同時在專業會展中心打造創新成果體驗展示中心。
高端產業制造區,主要布局在南部,重點發展航空裝備制造、智能制造、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科技制造業,同時北部的物流服務片區對高端制造形成全球供應鏈配套支撐。
航空服務功能區,主要布局在北部,圍繞機場形成航空維修保障產業,圍繞保稅區形成航空保稅倉儲物流服務,并依托空港形成臨空總部基地和相關產業及生活人員的城市功能配套服務業。
到2025年:建成直接為大興國際機場服務的交通運輸、綜合保稅、口岸物流等生產生活配套設施,機場服務保障功能基本到位,國際航空物流樞紐初步建立,科技創新基地形象初步顯現,常住人口約16.7萬人,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約20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00億元,航空關聯產業收入占比超過5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路網密度達到8-10公里/平方公里,綠色出行比例超過75%,初步形成京冀共建共管、經濟社會穩定、產業高端、交通便捷、生態優美的現代化、綠色臨空經濟區。
到2035年:常住人口約28萬人,城鎮建設用地約46.8平方公里,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000億元,航空關聯產業收入占比超過60%,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8%,形成航空物流區“一廊兩帶”、科技創新區“一園四帶”的空間格局,建成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國際一流,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高端要素聚集,現代產業體系成熟,人與自然環境和諧的開放型臨空經濟區,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重要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