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lockquote id="usiog"><label id="usiog"></label></blockquote>
  • <samp id="usiog"><label id="usiog"></label></samp>
  • <samp id="usiog"><sup id="usiog"></sup></samp>
  • 切換繁體版 | 手機版 | 平板版
    今日廊坊
    本市動態 部門動態 區縣動態 社會民生 媒體關注
    政務公開
    信息公開 市委工作 政府會議 政策解讀 新聞發布 發展規劃
    互動交流
    咨詢投訴 來信選登 在線訪談 草案征集 征集調查
    走進廊坊
    城市綜述 自然地理 行政區劃 歷史沿革 城市名片
    政務服務
    安次區

    安次區

    安次區是廊坊的市轄區、主城區,距京津市中心均為60公里,距北京大興國際機場25公里,最南部鄉鎮距雄安新區僅80公里,全域處于京津冀協同發展系列重大工程輻射范圍。幅員面積578.4平方公里,城區規劃面積6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萬,轄8個鄉鎮、3個街道、2個省級高新區(廊坊高新區、龍河高新區),288個行政村、46個社區,是典型的“小城區、大農村”,基層黨組織702個,15026名黨員。

    安次歷史悠久。公元前206年劉邦設置安次縣,意為“安定和諧之地”,是“大事不糊涂”的宋代名相呂端的故鄉,震驚中外的“廊坊大捷”發生地。建國后,歷經數次區劃調整,其中1989年由原縣級廊坊市改為安次區,1992年劃出桐柏等部分村街建立廊坊開發區;2000年10月以京山鐵路為界再次調整,鐵路以南為現在的安次區。

    安次交通發達。境內鐵路、高速、國省干道縱橫交錯,京滬高鐵出京首站就是安次,津興城際鐵路途經我區并設安次南站,全區基本形成“九橫四縱”的路網格局,通車里程達到920.76公里。

    安次生態優越。永定河、龍河、老龍河穿境而過,各類河渠258公里,林木覆蓋率42.31%,擁有近3000余畝天然濕地,被譽為“廊坊之肺”。

    安次發展態勢良好。近年來,在中央、省市的正確領導下,安次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全面落實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和市委戰略部署,解放思想、創新實干、不懈奮斗,推動全區經濟社會事業不斷邁出新的堅實步伐。十三五期間,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至241.6億元,年均增長7.1%,提前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目標。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至19.11億元,是五年前的1.8倍。累計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17個,納稅百萬元以上企業由114家增加至261家,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1.4個百分點。擴容主城區面積25.89平方公里,提前完成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2%目標。重度以上污染天數減少41天,優良天數增加76天,優良天占比由47.9%提高到68.6%,新老龍河出境斷面全面消除劣五類水質。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加到42522元、19239元,城鄉居民收入倍差縮至2.21。

    2021年上半年,區委、區政府團結帶領全區上下,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強區新城、美麗安次事業邁出新步伐。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5.4億元,可比增長12.2%;實際利用外資7756萬美元,占全年任務的65%;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5%;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完成105億元,同比增長8%;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預計完成21.4億元,同比增長16.3%;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分別完成24700元、10500元,均增長8%。下一步,我們將圍繞“五個廊坊”部署要求,持續深化“211”戰略,聚焦“五五四三”工作思路,大力弘揚“永不服輸、事爭一流”的安次戰隊精神,奮力開創新時代強區新城、美麗安次新局面。

    (發布時間:2022年1月5日)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 <blockquote id="usiog"><label id="usiog"></label></blockquote>
  • <samp id="usiog"><label id="usiog"></label></samp>
  • <samp id="usiog"><sup id="usiog"></sup></samp>